藝評是獨立人格、思想自由、時代品味的體現。評論的年代已經到來。

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想像的貧乏 - 《維港乾了》的劇作問題

近日不少朋友都在評論《維港乾了》,我亦稍談過演出。今天想談談龍文康的劇本創作問題。

在典型兩幕劇結構中,第一幕帶出這家人各種問題與糾結,退休父親似立下心意賣掉房子幫兒女、孫女解決經濟問題,而在這幕結尾維港卻乾了。

就戲劇事實來看,龍文康的興趣在於主角一家三代人的關係,其中,又以大女兒與二女兒的長久矛盾作為重點戲劇衝突。戲劇框架(frame)非常簡單:無論香港發生多大的激變,這一家人,依然固我,沒有改變。除了退休的父親及二十歲的年輕外孫女,曾經稍稍參與過關心維港命運的行動之外,大女、大女婿、二女、三仔等,都仍然活在他們原來的世界上,生命中原來的自私性格、陷入的情感困局、酷異的情色行為,與外面的環境的異象沒有關連。

我所指的關連,是情態的關連。編劇設定了生存環境的異象,但各人生活方式未有相應的想像,各人的性格、思想感情,亦沒有因此而調整。

成長與這家人距離很遠。或許這是龍文康的初衷,所以他設計了一個半自閉的三十歲三兒子,以及四十多歲,不事生產的kitdult大女婿。但三兒子的設定,卻因其特殊性,而「騎刼」了「維港乾了」的大膽設想。

設想大膽,想像貧乏,也許因為欠缺勇氣,也許因為欠缺完整的戲劇行動,更因為對現實有揮之不去的悲觀。因此,結尾的一張大餐桌,長方橫放,是一家人勉為其難為三兒子與吹氣公仔舉行婚禮的場所,直放與台邊成九十度,則似一大棺材,父親獨步其上,孤單地走進維港。

龍文康是有才華的,他處理對白的節奏很成熟。但優秀的戲劇,首先要看戲劇行動。當環境變異,社會各界會如何?這些社會反應又如何在這一家人中,激起千重浪?這是最基本的戲劇想像方向。

成長要勇敢面對不可知,創作要走盡想像。既然有「維港乾了」的勇敢,就當處理影響香港人命運的大事,這家人作為一葉知秋。現在,卻是以特殊設計處理普遍命題,這是編劇常不自覺陷入的創作誤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