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是獨立人格、思想自由、時代品味的體現。評論的年代已經到來。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兩本新書

今天收到兩本新書,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第一本是張秉權、梁偉詩、朱琼愛努力下完成的《火紅與劇藝:學聯戲劇節初探》,第二本是我的《劇評二十年》。



《火紅與劇藝:學聯戲劇節初探》是張秉權策劃的「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的第三本,先前已出了「沙磚上」與「女性劇場」兩個個案。

IATC經理陳國慧說三本書並排是可觀的,希望張老師再接再勵,陸續推出這系列書,確認香港戲劇文化史軌跡的同時,成就一個香港戲劇研探團隊。

《劇評二十年》主要輯錄我1991 - 2010年就具體戲劇演出而寫的評論近80篇,並有導論文章「戰後西方戲劇的範式革命」、「個性與集體的互動談三種當代劇場美學的根由」、「二十世紀中的悲劇」、「在時代舞台上的文化定位香港戲劇回顧與展望」、「香港戲劇正處轉型期」、「本土演藝文化的定位」、「新世紀香港戲劇展望」、「戲劇生態圈質的變化」等,以為香港戲劇文化工作者參考。

我第一篇系統的戲劇批評是〈《高加索灰蘭記》學習扎記〉(刊於1983.1.24-26《文匯報》,有12,000字),第一篇就演出而寫的劇評是1986年底的〈布萊希特戲劇節印象記〉(見《劇評二十年》)。計算下來,寫藝評已近三十年,是而立之年了。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那些年,一份舊試卷

由澳門回來後到書倉打點,不經意地找到一份試卷的原稿,使我記起一個年青一些的自己。那時在考試前發給同學三十題題目,說明有十五題是會考的,在當天隨機抽取決定,每人選答其中三題。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科

《中國現代戲劇》                                                        講師:盧偉力
一九九七年春季大考試題範圍(3015

1.      何謂戲劇動作?試用任何一個修讀之劇本為例,陳述並分析之。

2.      在我們修讀的劇本中,哪一個劇名改得最好?為甚麼?

3.      在我們修讀的劇本中,哪一個劇名改得不好?為甚麼?

410試分析下面人物在戲中的作用:
4)周沖(《雷雨》)
5)翠喜(《月出》)
6)流浪者(《南歸》)
7)賣花女(《蘇州夜話》)
8)彩玉(《上海屋簷下》)
9)嬋娟(《屈原》)
10)常四爺(《茶館》)

11. 在不同戲中,人與人之間有形形式式的關係,有愛、有恨、有恩、有怨、有情、有義,試在任何一個戲中,找出任何兩個人,談他們的關係。

12. 三個人的三角關係,自然比兩個人的戲複雜,在修讀過的劇本中,找出其中兩個這樣的三角,簡述之。

1320試以下列概念來討論任何一個戲
13)愛
14)恨
15)怨
16)義
17)憤
18)無奈
19)象徵
20)中國人
21)革命
22)知識分子

23. 比較《雷雨》與《上海屋簷下》的戲劇結構。

24. 比較《屈原》與《茶館》的戲劇結構。

25. 在課程開始時,我曾講過中國現代戲劇是文化運動的一環,這個講法有幾成對?試以所修讀過的劇本述之。

26. 在修讀過的劇本中,你得到的中國現代史印象是怎樣的?

27. 在世代的、歷史的、人性的種種衝擊下,人如何自持?試以所修劇本為例述之。

28. 戲劇的力量大嗎?試以你所見所聞論之。

29.「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述之。

30. 何謂戲?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創意的馴服(轉貼:李海燕)

前幾天看李海燕的藝評網誌,她坦誠地指出香港的創作力已被馴服,很有見地。轉貼在這裏:

創意的馴服                                                               李海燕 


2011年,特別是下半年,香港的舞蹈製作很密集,大的、小的舞團,年資深、年資淺的獨立舞者,發表了各色各樣的創作。除了少數的例外,這些作品大都處於「安全區」內,創作人做自己擅長的、觀眾期望之內的作品。我不禁想:香港的創意被馴服了:
 
創意馴服於安穩舒適的生活

創意馴服於事不關己的冷漠

創意馴服於主流價

創意馴服於島民的狭小視野

創意馴服於曾經的亞洲領導地位,令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創意馴服於資訊科技帶來的、世界在我掌上的假象

創意馴服於資助撥款制度的邏輯

創意馴服於沒有要求的觀眾

創意馴服於温和而幾近沒有生存空間的藝評

創意馴服於創作人、觀眾與評論人之間的對立而非共生的關係

我想到文晶瑩的作品《橙》讓我們反思兩性地位於中國文化的張力;我想到Francisco GoyaSaturn Devouring His Son對戰爭的控訴;我想到Andres Serrano包括Piss Christ在內的攝影作品,以優美的影像及意想不到的物料諷刺人類只見皮相的膚淺;我想到Marina AbramovicRhythm O,以行為藝術讓參與者赤裸裸地面對自己的人性。我也想到90年代看完香港一些藝團的演出,是會不安,不忿或者不無感慨的。這些作品挑戰欣賞者的理解和容忍限度,藝術家因而承受很大的批判壓力,它們把做的和看的都推出了習慣範圍,在驚濤駭浪中醒覺,藝術的至高的美,不是表象的愉悅,而是一種凜然的心靈洗滌經驗。

因為我們馴服,香港的創意培育都以文化消費為目的了。香港的藝術地產日益蓬勃。香港的「文化政策」,以民政、經濟發展、土地價值為依歸。因為我們馴服,我們成了從主人手上討吃的小狗,偶爾在主人的晚宴娛賓。我們馴服,因為我們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被馴服。(轉貼完)


李海燕提到 Francisco de Goya (1746 - 1828) 的一幅畫Saturn Devouring His Son 是充滿人類黑色想像的。那雙眼睛在驚恐中直瞪著你,你的感覺瞬間停頓,世界猛然收縮,然後你想到種種血淋淋的人欺的暴行。


    File:Francisco de Goya, Saturno devorando a su hijo (1819-1823).jpg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華文戲劇節(三)

中國的兩個戲,都由王延松導演,分別是田本相寫的,講曹禺晚年及離世前心境的《彌留之際》及曹禺的《原野》;前者由「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瀋陽師範大學延松劇場藝術研究所」演出,後者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演出。

《彌留之際》這次是第三次看,也是第三個版本。去年在天津參加「曹禺百週年」研討會,看了第一個版本《靈魂的石頭》,沒有處理好田本相的初衷,沒有彌留之際,而有曹禺戲劇片段、曹禺文革被批判的情景;第二個版本是「香港話劇團」的《彌留之際》,陳敢權導演,亦參與修改劇本,由曹禺第三任妻子李玉茹開場,進入彌留之際而引出第一任、第二任妻子鄭秀、方瑞,以及他們二人與作品《雷雨》、《日出》、《家》、《北京人》片段,並帶出巴金,反襯曹禺有一段日子是愧對自己,內疚地在存;這次看的第三版本,側重於曹禺晚年在病房的生活,以及他與女兒萬方、當時的妻子李玉茹的斯守。

《彌留之際》的劇場處理只是平穩,但《原野》卻看出王延松的導演才華來。
       
他把復仇作為焦點,而整個森林就成為人類靈魂黑暗面的象徵,於是他設計了一隊人陶俑,貫串調度,把表現主義與中華文化的泥土結合。(下圖摘自特刊)





演主角金子與焦大媽的臧倩與李淑敏很突出,可以使你玩味台詞。尤其在第一幕及第二幕上半,但第二幕下半與第三幕金子的戲彷彿減弱了,沒有與仇虎復仇動機互動,這是原來劇本的問題。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華文戲劇節(二)

這次「華文戲劇節」,香港參展的戲是《卡夫卡的的七個箱子》,由近年踏實冒起的團隊「愛麗絲劇場實驗室」演出。得到與會的專家、學者的肯定。

大伙對「變形記」一段的處理尤是讚賞。這次在大劇場,比起首演在藝穗會小劇場,空間變換了,主人翁的蜷縮感更強。

                          
              (部份香港與會者與演出團隊合照,我在後右三)

在大劇場觀此劇,導演陳恆輝處理空間,強調橫向肢體延伸,張力強了。這些是在小劇場演出中難處理出來的。

不過,在小劇場的演出,仍有不少比大劇場震撼的地方,舉兩處,一,表演者敲打鐵架一段,整個小劇場可以震起來,很是攝人;二,「飢餓藝術家」一段,在小劇中他面上的悲劇性眼神,直入我心。

這或許就是「現象學評論」的出發點吧。

這次「第八屆華文戲劇節」,學術部分由方梓勳統籌,香港學者、藝術工作者發表論文如下:

1. 論香港「歷史劇」的「歷史性」(張秉權)
2.《魔鬼契約》的天理與人欲 (陸潤棠)
3. 莊梅岩劇作的倫理空間與情感節奏 (盧偉力)
4. 何處見吾家:香港翻譯劇與原創劇的本體性書寫 (陳嘉恩)
5. 香港戲劇:錄像媒體的多元層次 (羅靜雯)
6. 傳承與反思:崑劇的香港十年 (劉自荃)
7. 反思後殖理論:兩齣香港翻譯劇 (曾焯文) 
8. 以《八月雪》第三幕論高行健對待禪宗的矛盾姿態 (鍾夢婷)

(之二)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華文戲劇節(一)

「華文戲劇節」是兩岸四地戲劇學人與藝術家共同的事,由1996年於北京開辦第一屆,之後,香港、台北、澳門,一地一城市,約每兩年辦一次,今年在澳門是第八屆,兩個週期了。


第九屆將於2013年在杭州擧行,第三個週期開始,「華文戲劇節」委員會亦選出鍾景輝King Sir為主席,推動這文化事業。


我九四年自紐約留學回來,有幸能參與第一屆「華文戲劇節」,除了第五屆因事忙未能出席之外,每次都有發表論文,部分已收錄在《香港舞台 - 作為文化論述的香港戲劇》,2004年出版。


十年人事幾番新,這次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最大的收穫是看到了澳門戲劇的進步。李宇樑帶領的「澳門青年劇團」演出他編導的《天琴傳說》,是頗為整齊的,而成立才四年的「天邊外」的翻譯劇《青春禁忌遊戲》則非常震撼,亦見到澳門新一代戲劇藝術工作者的人文視野。「曉角劇社」的《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門奇談》帶出了業餘戲劇美學問題。除常規戲劇之外,環境劇場、教育劇場也有一定發展,這次就在工廠大廈黑盒劇場看到「石頭公社」的《在雨和霧之間》「零距離合作社」的一人一故事劇場《十年》演出。


(之一)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倫理空間

十五日早上到澳門參加第八屆華文戲劇節,這幾天都會在澳門。十八日會發表論文〈莊梅岩劇作的倫理空間與情感結構〉。                                      

近十年,香港湧現了一大批矢志創作的戲劇人,可以說一個戲劇創作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其中,莊梅岩的戲,以其對普通人生存境況的關懷,而衍之以人與人的關連狀態,漸見風格,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0年度藝術家(戲劇)獎。不過至今仍未見有文章分析她的作品。這次我嘗試從《留守太平間》(2002)、《找個人陪我上火星》(2004)兩個得獎作品,探討莊梅岩劇作的倫理空間與情感結構。

以下先談談「倫理空間」。

倫理空間
        倫理空間是我在論述中國電影時創造的術語,中國電影的鏡框,並不單只是一個美學空間,亦不單只是一個慾望空間,它有頗重的倫理成份,甚至可以說中國電影是一個倫理空間。在這倫理空間中,人與人的關聯往往著重社會性,而並不在色情的關聯。這是一個公共領域 (public sphere),讓觀眾認受時代文化氛圍下的倫理秩序。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五十年代香港粵語電影多屬這一路,大陸導演田壯壯、台灣導演侯孝賢、香港導演方育平、許鞍華的電影亦有這方面的特質。

同理,華文戲劇的空間亦自然有其倫理性,從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屋簷下》(1937)、《北京人》(1940)、《夜店》(1944),到五十年代的《茶館》(1959),八十年代的《小井胡同》(1981)、《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1985),似乎每一個時期,劇作者除了關心某些事、某些行動之外,還會關心某些處境當中人與人的關係。

關注戲劇的倫理性,甚至以此為基本內容,是範式建構,在戲劇學上突破傳統,意義重大。

西方戲劇學的核心是行動 (action),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 – 322 B.C.)在《詩學》(Poetics)中強調「悲劇是對行動中的人的模仿」,而非單單是性格的模仿,因而戲劇必須要落實到一定的意志,而故事必須以代言體方式展開,生命處境要衍生行動,其推進與阻礙,化為情節。

中國古典戲劇最重要的理論家李漁 (1611-1679)在《李笠翁曲話》(1671) 中強調「結構」,為求良好的結構,劇作家一定要建立「主腦」,即是劇作的強烈情感和緊扣主角命運的情節。他建議「一人一事」的方式:

一本戲中,有無數人名,究竟俱屬陪賓,原其初心,止為一人而設。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終,離合悲歡,中具無限情由、無窮關目,究竟俱屬衍文;原其初心,又止為事而設。此一人一事,即作傳奇之主腦也。

李漁的情節理念是辯證的。一方面他強調「脫窠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著重「戒荒唐」。戲劇於他必須原創,要勾起觀眾的想像,同時亦要有說服力,教觀眾投入劇情中。有趣的是,當亞里士多德談及建構良好悲劇情節的準則時,亦強調人物和事件的單一性。

所以,當劇作者把著眼點放在特定空間中人與人的關係,而非「一人一事」,並且,當戲之所在並非在事之解決、戲劇行動,或者戲劇處境(dramatic situation),而在角色的倫理認知,就自然帶出一些對戲劇本質的思考。

就空間性質來說,「倫理空間」跟傳統中國文化中的「鑑」有一定的理論聯係。「倫理空間」是主客體關係的建立和確認;「鑑」是自我觀照,主體以自身之象,引以為戒。電影與戲劇作為「倫理空間」,是希望觸發觀眾的認同,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或聯結特定群體,作為「鑑照」則是社會現象的反照或指導。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舞評何為?

今天收到「舞盟」李海燕的回應,說在《信報》看到我《源》的舞評,她說 "Good to have you there still...,"是的,這世界變化快,there 亦然,能 still 是難得的。

評論工作,是感覺、識見、經驗,以及心力,在特定時空的言語表述,是向自己的存在交待。所以這亦是順心而為的事。

訪李海燕的 blog,發現她十二月一日有篇關於《源》的舞評,文字情感充沛,是我看過她的文字中最好的,無他,舞者在台上舞出他生命的究竟,觀者在台下觀出自己生命的究竟而矣。

Keep Still and fly against the wind!

自然,月有圓缺,人會疲倦,前陣子我心力幾乎用盡,雖然仍能行使責任教書,但已難專致寫作,因此 blog 也沒寫了,直到昨天才終於完成「華文戲劇節」莊梅岩的文章,明天已開會了。

近日《演藝風流》拍檔洛楓疲倦了,她電郵說:「想停下來想想,尤其是想想“舞評”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但願她順心,still, and there still。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舞動之源

昨天到葵青劇院看「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的閉幕節《源》,原籍孟加拉的英國籍舞蹈家艾甘‧漢 (Akram Khan) 有極精彩之演出。

他這個作品使人看到現代舞的敘事力量,並且把舞動的文化緣、血緣、童話想像、身體、勞動,以及當代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自由書寫,處處吐露真情。

當代的人民抗爭,與舞者的身體,有力地融合著。他以身體表述他對民族當代命運的關心。

看他身體剛健,但在強爽中,左右手卻又可高速糾纏細弧似地打圈,配以特殊的步踏,踢踏,踢踏,踢踏,踢踢踏,並不同變化,一份南亞文化的原初樸素氣質,流轉在劇場上空。


我看到艾甘‧漢對其文化源的深情,我喜歡這份平易,尤其是他的眼神,宛如打開了的心窗,而不喜歡那些包裝傳統文化的現代舞,或煞有介事的儀祭。

「舞盟」李海燕電郵了《雙燕》舞評一則來,謝謝。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身體探索

以下舞評載於《信報》2011年9月16日:


意義重大的身體相位探索 - 楊春江《灵灵性性天體樂園》            

在香港舞者當中,楊春江對身體的探索是很有特色的。這次《灵灵性性天體樂園》,身體變為舞蹈的本體範式,可說是別具意義了。

解構身體相位
楊春江的身體相位探索,很自覺,亦很勇敢。但見他高髻髮女裝紗布裙帶媚態上場,一件一件地卸去 (或者拋開),其間肚兜原是男裝超大型底褲,三角褲鬆開則是下身寬裙,然後先脫高髻,再脫短假髮,呈現光光的頭顱,接著,把最後一幅布也卸下,以雙手持著,張開,剛好遮擋下身。這行動 (act) 是別具意義的,他集中了台下諸種凝視,欲望的、批判的、同情的,總之現場目光皆投放在那一小方幅白布上,而就在這時大幕升起了。舞正式開始,燈轉,楊春江赤體步向台後,展現凝緩的體姿。

他一登場就把多層叠建構的雌雄同體「酷異者」解構為男性身體的自己,這說明他不單只有性別、性向的自覺,更有人的自覺。因為一般同性愛舞者往往以「酷異」作為創作的框架、調性、手法、內容,甚至目標,楊春江在《灵灵性性天體樂園》中卻是以「酷異」的破解開始。

在場刊中,楊春江清明磊落地轉載一篇幾年前他寫的文字,他無怨無恨地談自己家庭、成長、同性愛的壓抑、火山爆發似的初戀、失戀、幾段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他說這是觀眾的延伸閱讀,其實這是一種期待的破解,以平白誠懇的文字,不傷害他人,而公開交待自己生命的灰暗與苦悶,以及解脫。

因為體驗過生命的磨難,也就能以平常心看自己,也更正常地看自己,可以不用羞人答答地隱藏自己的性向,但亦毋須仗養於社會上對同性愛者介乎容納與同情的諸相紛陳的凝視,於是可以在進入舞蹈的時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卸去這些凝視。

楊春江公開自己的性向,但他不以「酷異」作為表現手段去塑造觀眾,因為他思索的是人的基本問題身體。

身體是是甚麽
楊春江的身體探索,是有意而為的,因為他既可以貼地凝緩展姿,讓光影塑體而有舞韻;又可以離地安靜掛搭,像嬰兒伏在吊帶床上,流露生命無知階段的天趣。

在身體相位安排上,既有過去與現在的對位,亦有體積、部位的蒙太奇,而除了生理心理方面,身體還有文化性,於是他在這舞蹈中處理性別身體、性向身體時,歸結為人的身體,重要在展現其美的向度,而非情色向度,種種大眾傳媒的性感, yeh、酷、chok等賣點,並沒有在這舞作中。

毋須因大眾的凝視而活,藝術家可以直面自己。楊春江在《灵灵性性天體樂園》,可以從女性到男體,然後,在舞蹈推進過程,男體的楊春江甚至以他的身體動態,超越了男女,而確立了人的身體本身。

正正是因為這樣,在這個舞中有一段我們看到楊春江仿彿是宇宙洪荒中的原生人赤子,舞台上泛起浩浩蕩蕩的生命好奇。

這是使我非常感動的一幕,既有美學價值,亦有訊息價值。

神奇的大布
一幅大布,配上地球外太空照片的投影,加上光,加上綣曲地上的舞者,就是宇宙洪荒,所以,從符號編碼方法來看,這地球的投影,亦即是人的身體的一種相位。

一塊大布,讓今天的身體與昨天的投影互動,再往上推,不就是遠古的虛空麽?

這幅大布用得很超卓,它可以是舞者赤體的伸展場域,又可以是身體相位的多層叠影,有時是一個彷彿屋一樣的圖案,有時又時一個大型的包裹,容讓楊春江在裏面伸展四肢,這是否他自己的想望,只見他像小孩跳進汽球屋中任意躍動一樣,散發歡娛;而在結尾,這幅大布則是一個大大的吊床,吊起赤子似的舞者,送到觀眾席。

小結
我看完這個演出,想到的是很哲學的問題:動作與身體,對於舞蹈來說哪更重要?一般來說,沒有身體就沒有動作,但在舞台上,身體的所作,除了動態之外,更必然涉及姿態,甚而身體存在本身,與舞蹈又如何關聯?

我想身體存在本身,即使沒有動作,也有舞蹈的可能性,因為存在本身有自在與自為兩個層面,亦有自發與自覺的差異,靜態的存在,因其自我意識的改變,而有內韻,內韻即是本體的舞蹈。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當代香港戲劇藝術

這兩星期集中精力,編校《當代香港戲劇藝術》,並補寫了一些段落,有十萬字,今天早上發給印刷公司排版,希望可趕在十二月華文戲劇節之前出版,以下是目錄:

目錄

代序:香港當代戲劇空間

第一輯
1.      香港戲劇遲來的西潮及其美學向度
2.      戰後西方戲劇範式轉移與香港結構主義劇場
3.      破浪的舞台──八十年代香港戲劇
4.      當代香港戲劇藝術的文化政治問題 兼談幾個本土後現代主義範式
5.      解讀《大路西遊》意象劇場的文化論述
6.      從簡約主義到敘事主義 論鄧樹榮的劇場空間探索

第二輯
1.      當代香港戲劇話語 序《煙花再放》
2.      對「劇場裡的臥虎與藏龍」創作的一些觀察
3.      香港笑文化生態:喜劇‧棟篤笑‧獨腳戲

第三輯
1.       一個色彩多元、空間錯落的家 驚見幾位舞台設計師的佳作       
2.      在舞台空間中凝聚力量 序魯德義編《香港舞台二十年》
3.      戲劇需要人文關懷 記「香港戲劇美學研討會」   
4.      戲劇文化交流的意識與意向
5.      關於香港大專院校戲劇藝術教育的一個觀察
6.      變動時代中變動的戲劇 從「劇協」成立說起
7.      說致群精神的三個來源
8.      失落的家國想像:白耀燦評介三篇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創作與時代


昨天談香港演藝預言,想起曾經寫過一篇文字,以下見「二千藝風流」鄧樹榮的演出場刊 (2000.9.30):

 
在時代臨界中為劇場立心                       盧偉力

不久前,跟一位戲劇界朋友在九龍塘某西餐廳吃午飯,話舊之餘,談到一個很嚴肅的話題:如何可以產生偉大作品。

「任何一個年代總得有一部兩部偉大作品吧,否則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徒勞!」我那位朋友眼神既帶迷茫亦帶期待,與午後街上折射進來的反光微妙地配合著,足可以使人感動得落淚。

追求不朽是人類生命的基本慾望,甚至有思想家認為正正是人類遺傳基因的強大力量,才生發出如此多彩多姿的社會文明來,然而,藝術家只能通過藝術實踐,藝術作品去圓潤不朽的慾望。

美國戲劇史家布洛克(Brockett)把十九世紀末以來一百年的西方戲劇史形容為「創新的世紀」(Century of Innovations),而這創新是始自寫實主義(Realism)。他認為西方戲劇美學的這個方向,跟十九世紀中的科學實證主義、達爾文的「進化論」及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進化觀」有關。不過二十世紀人類歷史發生巨大變異,戰爭、革命等動亂不說,社會組織、生產模式、科學技術亦發生翻天覆地改變,這些變異,衝擊著人類心靈,人類從來未感受過生命的疏離和虛無,於是,今天逼在眼前的,並非要面對現實,反映現實,甚至反省現實,而是重建心靈的實在感。

當代戲劇工作者豐富多彩的探索和美學訴求,躍動而有生命力,一方面反映了戲劇的文化力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劇工作者的不滿足。

戲劇工作者不滿足,於是我們不斷尋求突破;求之不得,不滿足愈大;再尋求,再不得……直到有一天我們再沒有資源,例如氣力和鬥志。

要是我們有所突破呢?情況並不會改變,因為突破了,短暫的興奮過後,接著要面對的是長期的停滯,不滿足依然會隨著時間滋長,彷彿自我的幽靈,在我們還未身亡之前已悄然地附著我們的身心。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很多人面對江河的氣勢磅礡,山川的糾纏紛疊,或多或少都產生過蘇東坡的感慨。

這是生命力量的機緣,因為這是生命悲感的歎息。既是歎息,就必然有主體:發出這歎息的生命,於是,這生命所處的環境,這生命的性情,文化根源,生物基因等都成為我們尋找力量的支點。

當代戲劇要重建心靈的實在感,方向亦在這裡。

只有懂得感慨生命才會珍惜生命;只有懂得感慨沒有好作品,才有可能欣賞到所有作品不同程度的好處。

然而,感慨過後,我們又能做些甚麼?我們覺得我們不能像Aeschylus、Sophocles、Euripides、關漢卿、馬致遠、Calderon、Shakespeare、Racine、湯顯祖、孔尚任、近松左衛門、Chekhov或者Brecht那樣,可以把時代的種種呼喚,內化為自家的生命感覺,又把種種感覺形象化,或為舞台上形形色色的物事、情態、處境、行動、氣氛……於是,當我們的藝術實踐愈來愈深入,見識愈來愈寬廣,我們的貧乏感也就愈來愈大。

劇場是為天地立心的空間,戲劇是為生民立命的過程。

我們在早上受戲劇的感召開始了藝術征程,幾經曲折、攀山涉水,到中午後好不容易來到大路上,卻發現前面有一行列巨人,他們的影子很長,他們的步姿很美,使我們歎為觀止。

巨人們都頂著很漂亮的帽,帽在風中起伏,很有動感。我們看著巨人、看著風中的帽,覺得既遠又近,既熟悉又陌生,漸漸,我們發現帽的名字——時代精神。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因為時代精神不同,時代感性也不同。我們現在不能再產生希臘悲劇,除了是因為我們並非處於希臘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信仰系統跟古希臘不同,遠離神話時代,又怎另爾相信神。

自然,當代社會也有當代神話,也有某些集體心理,在大規模地運作,確立今天的信念、價值和情理。我們這個時代有沒有偉大作品,要看有沒有生命有足夠智慧、仁心和勇氣去頂起他身上這頂時代的帽。

問題在於:在千禧關口,人類集體心靈的拉力往處凝聚?藝術家能否憑比常人特別敏感的觸覺和感性,把一些有恒久價值的東西發掘出來,好好保存,再創造,使藝術成為人類下一世紀重大的和諧力量?

在一個科技愈來愈發展的世界,劇場有甚麼獨特性可以使自己繼續生存,生長,並成為重要的文化力量。

答案是:人,活生生的人,身體,在同一空間中的人與人直接交流。

九八年底我參加第二屆華文戲劇節,提出這論點,我想對未來一段日子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當代戲劇藝術,很強調劇場過程,視之為溝通,對遇(encounter),因此作品偉大與否,並不一定完全取決於人物塑造、情節鋪鍊,演練水平等演出文本,而更多取決於在同調空間中能調動的能量,能喚起的生命感覺。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香港演藝預言 (2011)

盧偉力香港演藝預言 (2011)

過去幾年,我在「香港電台」《演藝風流》有一些斷語,似預言,集結於下;

1. 歷史將會確認:過去三十年到未來三十年的香港戲劇,是中國戲劇史的一個黃金時期;

2. 藝團要提昇,內則要變身為學習單位 (learning unit),外則要發展導賞活動,若二者皆欠缺,將瞬速下滑;

3. 香港的舞蹈能量正在上升,尤其是現代舞,不出十年,將出現世界前列團隊;

4. 評論的年代已經到來,會有愈來愈多人以此為興趣、事業、志業、生活方式

5. 香港正出現一些演藝作者,處理時代的命題;

6. 香港演藝工作者,正處於藝術探索的樽頸,不進則退;

7. 消費主義只是時代的表象,文化工作者要處理的是時代的本質,是生命的永恆內在命題,形役於前者,力量漸散,單單重覆一己過往叫好或叫座之方式,力量亦漸散;

8. 中心邊緣互滲,小團隊將愈來愈重要;

以下是期望:

9. 香港的大學中,成立表演藝術學系,有專任教授研究;

10.香港平均演藝消費,可以養活全體香港演藝工作者。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舞蹈評論講座

昨天下午應 IATC與香港舞蹈聯盟之邀請,與洛楓一同主持舞蹈評論講座。出席的二十多人似乎都是有一定寫作經驗的,並且是懷著頗大希望而來。

洛楓資料詳盡,方方面面關於舞蹈評論的她都提到,並有power point。她強調要做足準備功夫,是從知識方面去談。

我接她說,強調經驗,主要講「現象學還原」。

如果評論是文化的高層次的理性活動,一個地方的評論活躍,最後必然會推動那處的文化。講座末段,大家談到報刊發表園地正在收縮,其實是因為所謂的市場考慮。所以評論活動本身是文化實踐。如何在社會公共空間爭取評論的位置,是文化發展的戰略。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舞蹈與戲劇融合

以下文章於《信報》2011年8月19日發表:

美學融合‧跨界對流
      – 談香港舞蹈一個新趨勢                  盧偉力

香港近二十年的舞蹈,藝術版圖是有明顯拓展的,舞獅、社交舞、巴蕾舞、中國舞、現代舞、冰上舞,及種種街舞各自都有發展、普及、提高。舞蹈已成為一種社會存在,努力提昇其文化力量。

近年,更有一個新趨勢,不少舞蹈作者都找戲劇人合作,開始自覺地跨界 (cross over)、雜配 (hybrid)、融合 (fusion),在美學上開拓可能性。例如王榮祿便找香港資深編劇陳志樺合作,與他聯合導演了《功和豆腐》 (2010),不少意象都指涉人生處境,帶有戲劇張力。

表演藝術工作者,為了探索劇場表現,為了再往前走,把創作過程開放,投入新的訊息 (information) ,於是有多媒體、跨界別,於是能為創作帶來新思維。這是一種藝術態度,本質是開放自我。

這方面,梅卓燕與李鎮洲的《藍舞》 (2007),是香港一次有代表性的實踐。

《藍舞》:梅卓燕李鎮洲
一位舞蹈人,一位戲劇人,十年如一日,在香港舞台上演出,在演藝界受人尊敬,他們出名銳意潛挖生命,以心血灌溉藝術探索,竟來一次共同磨煉,深入討論許多次之後,經月從早到晚創作排演。

創作過程,他們一切由藍色的聯想開始,藍天、藍海、藍色的憂鬱,如歌、如火、如言說,他們對話,舞蹈與戲劇交流。他們甚至查字典取創作靈感,李鎮洲在舞台上說一些對藍色的定義。整體上,他們給我的感覺,是想打破傳統的創作方式,而藍色於他們,似乎代表著對生命深沉感覺的反思。

舞台當中有一塊白色大布,在第二幕裏用得尤其多、尤其豐富。它有時是帆,有時是魚網,有時把它捲起、塞入腹部,代表一個蠢蠢欲動的胎兒;有時作為「大纜」,代表著兩人的角力。這些意象讓我聯想到,在成年人的世界、男女之間,兩人即使身處同一空間,互相未必會有深層生命交流。

《藍舞》在表現上,重藍輕舞,不再只是追求完美、有韻律、和諧的動作,而直接以意象衍化生存動態,動之因由,非關形式美,而關想象與意會美。他們在意令觀眾產生對生命的聯想,而想像是最美麗的。其中有一幕他們趴在舞台上,那條白布變成一條長纜,在他們的尾部延展出來,當他們向兩個方向走時,白布在中間將他們連結,彷彿昆蟲交尾後仍然在糾纏、鬥爭。

人生景況,投影周遭,所以最初牆上的剪影形態好像飛鳥,有一個天空在前方,但隔了段時間,竟在我們不為意間變成兇惡的影像。

第三幕特殊的場景是,女人彌留前一刻,突然像有一陣風,吹起了床上那塊布;而男人則守候在床邊,兩人共度了一生,現在雖無話可說,但到了不需言語的地步。當年的角力,成為今日的回憶。

《藍舞》演出,會採取間離的手法,有時有一些感性的話語,有時說一些關於藍色的資料;資料性和感性之間交替呈現,令觀賞的人能感受到當中的高低起伏。

看完整個演出,我覺得有點過於灰暗,儘管我們常將藍色與憂鬱連繫,但藍亦可以是「蔚藍色」的天空,代表海的動力和大自然的生命。所以我認為應該可以有藍的另外一些解讀,譬如我會聯想到藍色多瑙河──一支優美的舞曲。

無論如何,《藍舞》創作過程的實踐,是香港演藝史上值得記下的一件事。

進劇場‧《舞至愛之終結》
舞蹈與戲劇結合,戲劇界最重要的代表是陳麗珠與紀文舜 (Sean Curran) 的「進劇場」 (Theatre du Pif)。陳麗珠自小學習舞蹈,畢業於「香港芭蕾舞學院」,然後她到「香港演藝學院」攻讀戲劇表演,所以她本身的藝術實踐,就自然地有跨形式的探索。她與 Sean 志同道合,視藝術如修行,著重身體的本質,而非形體之呈現,所以演出中自有身心的流動韻律,很有自在感。

最能說明這份自在感的作品,是《舞至愛之終結》。這個作品2003年首演於大會堂劇院,本年七月底於葵青劇院黑盒劇場重演,並將於九月前赴哥倫比亞參加 Manizales國際藝術節。
                    
《舞至愛之終結》,英文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是加拿大著名歌者、詩人連納高雲 (Leonard Cohen) 的歌曲,整個創作亦以他的作品與人生態度為靈感,演繹德國偉大作家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1877 – 1962)經典文學作品《流浪者之歌》。

演出以敘述《流浪者之歌》修行者薛達 (Siddhartha)的生命歷程為主,但會插入代言片段,呈現人物處境。三位演員,葉忠文集中演薛達,而陳麗珠與紀文舜則除飾演薛達之外,亦會飾演故事中的人物 (父親、船佚、妓女、兒子),並在不同時間擔任敘事人。

但對於我來說,《舞至愛之終結》最大的成就,在於其呈現了一股清新動韻,開場時年青薛達,身心諧合,雖然一分為兩個實體,但躍動飽滿,縱然急起而突然變速,仍能保持圓韻,並享受身心同步。

這是香港舞台上,以舞蹈呈現剛健生命感覺的很好的代表作。而末段,透現適意尋索的生活境界,是如如之舞,有機緣再談。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舞蹈與身體

今天寫一篇關於舞蹈中的性別與身體的文章,給本星期五《信報》,找來一些舊文看,以下文章於《信報》7月24日發表:



身體的獨舞
       –《亞洲當代舞林匯演之AM篇2》随想                      

前言
那天看「東邊舞蹈團」主辦的《亞洲當代舞林匯演之AM篇2》,六位遠東男編舞家,六段舞,各美其美,都使我凝神觀照,一時間,牛池灣文娛中心充滿我的浮想。

身體的呼喚
舞蹈是動態的造型藝術,舞者的身體是造型的工具,不過,這工具卻又並非用之則取,取之能用,用之能功的,相反,身體與舞者共存,日常生活如是,舞台上亦如是,你需要時你不要時,你喜愛時你懨憎時,身體都是客觀存在。在並非以敘述劇情為主的舞蹈演出中,身體本身,有時就是舞者探索的內容,起舞弄清影,因為身體有呼喚。
這次幾段獨舞所呈現的,就是舞者對身體的思考與探索。
來自中國大陸的獨立舞者劉斌的《制造者》,把自己真實的夢境段落演繹出來。起舞時,他赤裸上身背向觀眾,雙手左右交叠,搭在肩上,背肌由凝定到微微瞬動,而漸漸生出一種韻律來。然後,他轉過身,雙手彷彿不由自主地往胸膛上拍打、拭擦,抹出身上一處處帶指痕的白色。如果不是他臉上神情凝重,這意象是可以很色情的。
劉斌認為在「夢境裏出現的場景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他在全段舞中,多立於那幅白色大地上的某一近角處,地整齊鋪滿許多微微浮凸的白色小布巾 (也許是另外一些物料,但其貭輕可飄),位移少、彈跳少、踏步少,只有轉身、拍打、拭擦,而當他伸展四肢時,又彷彿沒有關節。
健美的身體在無意志支配受限地律動,這是一種存在的落差,夢裏不知身飛絮,或許是我們清醒自覺時的啟示。於劉斌,獨舞是生命的追索,忠於身體,成就身體。

身體的虛像與實體
第二段舞是楊春江九月演出作品《灵灵性性天體樂園2011》的 work in progress (作者按:楊春江告訴我,題目中用靈字的簡寫「灵」是有意思的)。看畢整次匯演,就明白其別有意味。因為其餘幾位舞者,基本上都是直接地處理身體,讓身體舞動,但他卻銳意把自己跟自己的身體投影作光學對位。
哲學有陰有陽,塵世有黑有白,身體有靈有性,在虛虛實實之間,楊春江出出入入於天幕中,做成很多張力,這是同一個身體不同相位和不同部份交叠並置的張力,舞者的虛像在凝視自身的實體 (無論有否態度、權力關係),舞者身體的主體在何?抑或是虛像實體互為主體,共享時空?
楊春江的身體相位探索,隱隱透文化潛訊息。
如果我們還記得我們曾經許過的諾言,今天走在人生道路上,或許有不同的心情;如果我們成長裏有預先錄製的意識型態,在生活舞台上,如何確立自由的靈性?
當一位舞者奔走於台前幕後,為的是尋根究底,而在這奔跑過程,觀眾會看到一種體積蒙太奇,當他自身的實體在舞台上,天幕上他的投影,有時全身有時局部,都遠比他的實體大;而當他向觀眾走來,配以低位置射燈,他的另一個身影會投到天幕上,愈近前台身影愈大,此消彼長,身後虛像於是收縮,收縮,直到世界有另一番光景。

獨舞中的身體
我想余仁華在策劃這次匯演時,多多少少有一份探索身體,釋放生命的指向,所以幾位來自韓國和日本的舞者金炯男、金成用、江上悠、原田 (Minoru Harata)的幾段舞,都各自有所要呈現的訊息,而並非著眼於技巧的展示。
        為甚麽獨舞?這是這次匯演要問的基本問題。
        情動於中,不能自己,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對於從事專業舞蹈多年的創作舞者/編舞人,獨舞似乎並非單單為了抒發情感,而是有更深層的意味。
        金炯男的《人的履歴》要探討人在追逐不同位置時的疲於奔命,地上四個先後出現的白色光圈,由後台到台前,最後同時出現,竟成為一種走不出去的牢制似的框框,最後他往上張望,意味深長;金成用則在凝定的身體狀態中,沉澱出一種對存在的反省,地上打上一紅一綠兩個交叠的圓光區,他在那亦紅亦綠的部份中體會時間的究竟。
        當然,我們獨舞 (於不同舞台上)有時是因為沒有了舞伴,原田的《你有看過下雨嗎?》,呈現的就是塵世中普遍的處境:與戀人分手了一些日子,開始思念了,因為彼此傷害時外面總是下著雨,現在剛好又下雨,於是獨自在房間中聆聽雨聲,舞蹈中有很多日常生活的動作。這個舞,舞出孤獨的追悔,舞的是感覺,身體是無奈的存在。

存在的意義來自身體的舞動
這次匯演,以反思狀態 (reflective mode)呈現的佔多數,調子也較低沉,惟獨是江上悠的《創作人形》採取展示方式 (presentational mode),他也特意以形上舞蹈表演(meta-dance performance),帶出一種幽默。
在一段短示範之後,江上悠與觀眾互動,把預先安排的一位擬觀众 (其實是來自日本的專業舞者 Shumpei Nemoto)上台接受他的即興訓練 - 每次分解身體一部份做動作 – 然後表演。於是,一個人的身體即興動作,頭、手、額、腳、眼、身……即使胡亂貫串,不必帶特定意思,活動下來,自有幽默的身體節奏。這方法,無論有否受過舞蹈訓練都可以試,無論有沒舞伴都可以享受舞。
        小時唱遊,head and shoulder, knee and toe,「頭肩膝頭腳趾公」是以手指指點身體各部份,江上悠的身體即興是身體各部份輪流表述,但都有一共同指向 –認識身體、體會身體。
        任何演出,當表演者身心合一,自然會有一股氣韻,周流虛空,而觀者默默感悟,彷彿情感世界中起伏有致,衍生律動,這是很美麗的審美境界。   
獨舞中的身體,或許曾經孤獨,但只要身體起舞,決不肯孤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