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是獨立人格、思想自由、時代品味的體現。評論的年代已經到來。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兩本新書

今天收到兩本新書,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第一本是張秉權、梁偉詩、朱琼愛努力下完成的《火紅與劇藝:學聯戲劇節初探》,第二本是我的《劇評二十年》。



《火紅與劇藝:學聯戲劇節初探》是張秉權策劃的「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的第三本,先前已出了「沙磚上」與「女性劇場」兩個個案。

IATC經理陳國慧說三本書並排是可觀的,希望張老師再接再勵,陸續推出這系列書,確認香港戲劇文化史軌跡的同時,成就一個香港戲劇研探團隊。

《劇評二十年》主要輯錄我1991 - 2010年就具體戲劇演出而寫的評論近80篇,並有導論文章「戰後西方戲劇的範式革命」、「個性與集體的互動談三種當代劇場美學的根由」、「二十世紀中的悲劇」、「在時代舞台上的文化定位香港戲劇回顧與展望」、「香港戲劇正處轉型期」、「本土演藝文化的定位」、「新世紀香港戲劇展望」、「戲劇生態圈質的變化」等,以為香港戲劇文化工作者參考。

我第一篇系統的戲劇批評是〈《高加索灰蘭記》學習扎記〉(刊於1983.1.24-26《文匯報》,有12,000字),第一篇就演出而寫的劇評是1986年底的〈布萊希特戲劇節印象記〉(見《劇評二十年》)。計算下來,寫藝評已近三十年,是而立之年了。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那些年,一份舊試卷

由澳門回來後到書倉打點,不經意地找到一份試卷的原稿,使我記起一個年青一些的自己。那時在考試前發給同學三十題題目,說明有十五題是會考的,在當天隨機抽取決定,每人選答其中三題。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科

《中國現代戲劇》                                                        講師:盧偉力
一九九七年春季大考試題範圍(3015

1.      何謂戲劇動作?試用任何一個修讀之劇本為例,陳述並分析之。

2.      在我們修讀的劇本中,哪一個劇名改得最好?為甚麼?

3.      在我們修讀的劇本中,哪一個劇名改得不好?為甚麼?

410試分析下面人物在戲中的作用:
4)周沖(《雷雨》)
5)翠喜(《月出》)
6)流浪者(《南歸》)
7)賣花女(《蘇州夜話》)
8)彩玉(《上海屋簷下》)
9)嬋娟(《屈原》)
10)常四爺(《茶館》)

11. 在不同戲中,人與人之間有形形式式的關係,有愛、有恨、有恩、有怨、有情、有義,試在任何一個戲中,找出任何兩個人,談他們的關係。

12. 三個人的三角關係,自然比兩個人的戲複雜,在修讀過的劇本中,找出其中兩個這樣的三角,簡述之。

1320試以下列概念來討論任何一個戲
13)愛
14)恨
15)怨
16)義
17)憤
18)無奈
19)象徵
20)中國人
21)革命
22)知識分子

23. 比較《雷雨》與《上海屋簷下》的戲劇結構。

24. 比較《屈原》與《茶館》的戲劇結構。

25. 在課程開始時,我曾講過中國現代戲劇是文化運動的一環,這個講法有幾成對?試以所修讀過的劇本述之。

26. 在修讀過的劇本中,你得到的中國現代史印象是怎樣的?

27. 在世代的、歷史的、人性的種種衝擊下,人如何自持?試以所修劇本為例述之。

28. 戲劇的力量大嗎?試以你所見所聞論之。

29.「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述之。

30. 何謂戲?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創意的馴服(轉貼:李海燕)

前幾天看李海燕的藝評網誌,她坦誠地指出香港的創作力已被馴服,很有見地。轉貼在這裏:

創意的馴服                                                               李海燕 


2011年,特別是下半年,香港的舞蹈製作很密集,大的、小的舞團,年資深、年資淺的獨立舞者,發表了各色各樣的創作。除了少數的例外,這些作品大都處於「安全區」內,創作人做自己擅長的、觀眾期望之內的作品。我不禁想:香港的創意被馴服了:
 
創意馴服於安穩舒適的生活

創意馴服於事不關己的冷漠

創意馴服於主流價

創意馴服於島民的狭小視野

創意馴服於曾經的亞洲領導地位,令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創意馴服於資訊科技帶來的、世界在我掌上的假象

創意馴服於資助撥款制度的邏輯

創意馴服於沒有要求的觀眾

創意馴服於温和而幾近沒有生存空間的藝評

創意馴服於創作人、觀眾與評論人之間的對立而非共生的關係

我想到文晶瑩的作品《橙》讓我們反思兩性地位於中國文化的張力;我想到Francisco GoyaSaturn Devouring His Son對戰爭的控訴;我想到Andres Serrano包括Piss Christ在內的攝影作品,以優美的影像及意想不到的物料諷刺人類只見皮相的膚淺;我想到Marina AbramovicRhythm O,以行為藝術讓參與者赤裸裸地面對自己的人性。我也想到90年代看完香港一些藝團的演出,是會不安,不忿或者不無感慨的。這些作品挑戰欣賞者的理解和容忍限度,藝術家因而承受很大的批判壓力,它們把做的和看的都推出了習慣範圍,在驚濤駭浪中醒覺,藝術的至高的美,不是表象的愉悅,而是一種凜然的心靈洗滌經驗。

因為我們馴服,香港的創意培育都以文化消費為目的了。香港的藝術地產日益蓬勃。香港的「文化政策」,以民政、經濟發展、土地價值為依歸。因為我們馴服,我們成了從主人手上討吃的小狗,偶爾在主人的晚宴娛賓。我們馴服,因為我們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被馴服。(轉貼完)


李海燕提到 Francisco de Goya (1746 - 1828) 的一幅畫Saturn Devouring His Son 是充滿人類黑色想像的。那雙眼睛在驚恐中直瞪著你,你的感覺瞬間停頓,世界猛然收縮,然後你想到種種血淋淋的人欺的暴行。


    File:Francisco de Goya, Saturno devorando a su hijo (1819-1823).jpg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華文戲劇節(三)

中國的兩個戲,都由王延松導演,分別是田本相寫的,講曹禺晚年及離世前心境的《彌留之際》及曹禺的《原野》;前者由「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瀋陽師範大學延松劇場藝術研究所」演出,後者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演出。

《彌留之際》這次是第三次看,也是第三個版本。去年在天津參加「曹禺百週年」研討會,看了第一個版本《靈魂的石頭》,沒有處理好田本相的初衷,沒有彌留之際,而有曹禺戲劇片段、曹禺文革被批判的情景;第二個版本是「香港話劇團」的《彌留之際》,陳敢權導演,亦參與修改劇本,由曹禺第三任妻子李玉茹開場,進入彌留之際而引出第一任、第二任妻子鄭秀、方瑞,以及他們二人與作品《雷雨》、《日出》、《家》、《北京人》片段,並帶出巴金,反襯曹禺有一段日子是愧對自己,內疚地在存;這次看的第三版本,側重於曹禺晚年在病房的生活,以及他與女兒萬方、當時的妻子李玉茹的斯守。

《彌留之際》的劇場處理只是平穩,但《原野》卻看出王延松的導演才華來。
       
他把復仇作為焦點,而整個森林就成為人類靈魂黑暗面的象徵,於是他設計了一隊人陶俑,貫串調度,把表現主義與中華文化的泥土結合。(下圖摘自特刊)





演主角金子與焦大媽的臧倩與李淑敏很突出,可以使你玩味台詞。尤其在第一幕及第二幕上半,但第二幕下半與第三幕金子的戲彷彿減弱了,沒有與仇虎復仇動機互動,這是原來劇本的問題。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華文戲劇節(二)

這次「華文戲劇節」,香港參展的戲是《卡夫卡的的七個箱子》,由近年踏實冒起的團隊「愛麗絲劇場實驗室」演出。得到與會的專家、學者的肯定。

大伙對「變形記」一段的處理尤是讚賞。這次在大劇場,比起首演在藝穗會小劇場,空間變換了,主人翁的蜷縮感更強。

                          
              (部份香港與會者與演出團隊合照,我在後右三)

在大劇場觀此劇,導演陳恆輝處理空間,強調橫向肢體延伸,張力強了。這些是在小劇場演出中難處理出來的。

不過,在小劇場的演出,仍有不少比大劇場震撼的地方,舉兩處,一,表演者敲打鐵架一段,整個小劇場可以震起來,很是攝人;二,「飢餓藝術家」一段,在小劇中他面上的悲劇性眼神,直入我心。

這或許就是「現象學評論」的出發點吧。

這次「第八屆華文戲劇節」,學術部分由方梓勳統籌,香港學者、藝術工作者發表論文如下:

1. 論香港「歷史劇」的「歷史性」(張秉權)
2.《魔鬼契約》的天理與人欲 (陸潤棠)
3. 莊梅岩劇作的倫理空間與情感節奏 (盧偉力)
4. 何處見吾家:香港翻譯劇與原創劇的本體性書寫 (陳嘉恩)
5. 香港戲劇:錄像媒體的多元層次 (羅靜雯)
6. 傳承與反思:崑劇的香港十年 (劉自荃)
7. 反思後殖理論:兩齣香港翻譯劇 (曾焯文) 
8. 以《八月雪》第三幕論高行健對待禪宗的矛盾姿態 (鍾夢婷)

(之二)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華文戲劇節(一)

「華文戲劇節」是兩岸四地戲劇學人與藝術家共同的事,由1996年於北京開辦第一屆,之後,香港、台北、澳門,一地一城市,約每兩年辦一次,今年在澳門是第八屆,兩個週期了。


第九屆將於2013年在杭州擧行,第三個週期開始,「華文戲劇節」委員會亦選出鍾景輝King Sir為主席,推動這文化事業。


我九四年自紐約留學回來,有幸能參與第一屆「華文戲劇節」,除了第五屆因事忙未能出席之外,每次都有發表論文,部分已收錄在《香港舞台 - 作為文化論述的香港戲劇》,2004年出版。


十年人事幾番新,這次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最大的收穫是看到了澳門戲劇的進步。李宇樑帶領的「澳門青年劇團」演出他編導的《天琴傳說》,是頗為整齊的,而成立才四年的「天邊外」的翻譯劇《青春禁忌遊戲》則非常震撼,亦見到澳門新一代戲劇藝術工作者的人文視野。「曉角劇社」的《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門奇談》帶出了業餘戲劇美學問題。除常規戲劇之外,環境劇場、教育劇場也有一定發展,這次就在工廠大廈黑盒劇場看到「石頭公社」的《在雨和霧之間》「零距離合作社」的一人一故事劇場《十年》演出。


(之一)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倫理空間

十五日早上到澳門參加第八屆華文戲劇節,這幾天都會在澳門。十八日會發表論文〈莊梅岩劇作的倫理空間與情感結構〉。                                      

近十年,香港湧現了一大批矢志創作的戲劇人,可以說一個戲劇創作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其中,莊梅岩的戲,以其對普通人生存境況的關懷,而衍之以人與人的關連狀態,漸見風格,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0年度藝術家(戲劇)獎。不過至今仍未見有文章分析她的作品。這次我嘗試從《留守太平間》(2002)、《找個人陪我上火星》(2004)兩個得獎作品,探討莊梅岩劇作的倫理空間與情感結構。

以下先談談「倫理空間」。

倫理空間
        倫理空間是我在論述中國電影時創造的術語,中國電影的鏡框,並不單只是一個美學空間,亦不單只是一個慾望空間,它有頗重的倫理成份,甚至可以說中國電影是一個倫理空間。在這倫理空間中,人與人的關聯往往著重社會性,而並不在色情的關聯。這是一個公共領域 (public sphere),讓觀眾認受時代文化氛圍下的倫理秩序。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五十年代香港粵語電影多屬這一路,大陸導演田壯壯、台灣導演侯孝賢、香港導演方育平、許鞍華的電影亦有這方面的特質。

同理,華文戲劇的空間亦自然有其倫理性,從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屋簷下》(1937)、《北京人》(1940)、《夜店》(1944),到五十年代的《茶館》(1959),八十年代的《小井胡同》(1981)、《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1985),似乎每一個時期,劇作者除了關心某些事、某些行動之外,還會關心某些處境當中人與人的關係。

關注戲劇的倫理性,甚至以此為基本內容,是範式建構,在戲劇學上突破傳統,意義重大。

西方戲劇學的核心是行動 (action),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 – 322 B.C.)在《詩學》(Poetics)中強調「悲劇是對行動中的人的模仿」,而非單單是性格的模仿,因而戲劇必須要落實到一定的意志,而故事必須以代言體方式展開,生命處境要衍生行動,其推進與阻礙,化為情節。

中國古典戲劇最重要的理論家李漁 (1611-1679)在《李笠翁曲話》(1671) 中強調「結構」,為求良好的結構,劇作家一定要建立「主腦」,即是劇作的強烈情感和緊扣主角命運的情節。他建議「一人一事」的方式:

一本戲中,有無數人名,究竟俱屬陪賓,原其初心,止為一人而設。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終,離合悲歡,中具無限情由、無窮關目,究竟俱屬衍文;原其初心,又止為事而設。此一人一事,即作傳奇之主腦也。

李漁的情節理念是辯證的。一方面他強調「脫窠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著重「戒荒唐」。戲劇於他必須原創,要勾起觀眾的想像,同時亦要有說服力,教觀眾投入劇情中。有趣的是,當亞里士多德談及建構良好悲劇情節的準則時,亦強調人物和事件的單一性。

所以,當劇作者把著眼點放在特定空間中人與人的關係,而非「一人一事」,並且,當戲之所在並非在事之解決、戲劇行動,或者戲劇處境(dramatic situation),而在角色的倫理認知,就自然帶出一些對戲劇本質的思考。

就空間性質來說,「倫理空間」跟傳統中國文化中的「鑑」有一定的理論聯係。「倫理空間」是主客體關係的建立和確認;「鑑」是自我觀照,主體以自身之象,引以為戒。電影與戲劇作為「倫理空間」,是希望觸發觀眾的認同,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或聯結特定群體,作為「鑑照」則是社會現象的反照或指導。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舞評何為?

今天收到「舞盟」李海燕的回應,說在《信報》看到我《源》的舞評,她說 "Good to have you there still...,"是的,這世界變化快,there 亦然,能 still 是難得的。

評論工作,是感覺、識見、經驗,以及心力,在特定時空的言語表述,是向自己的存在交待。所以這亦是順心而為的事。

訪李海燕的 blog,發現她十二月一日有篇關於《源》的舞評,文字情感充沛,是我看過她的文字中最好的,無他,舞者在台上舞出他生命的究竟,觀者在台下觀出自己生命的究竟而矣。

Keep Still and fly against the wind!

自然,月有圓缺,人會疲倦,前陣子我心力幾乎用盡,雖然仍能行使責任教書,但已難專致寫作,因此 blog 也沒寫了,直到昨天才終於完成「華文戲劇節」莊梅岩的文章,明天已開會了。

近日《演藝風流》拍檔洛楓疲倦了,她電郵說:「想停下來想想,尤其是想想“舞評”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但願她順心,still, and there still。